我國目前的傳感技術產業現狀還不能滿足國內市場的需要。據統計,2003年我國在工業自動化工程中使用了大約270萬臺套壓力傳感器,其中進口傳感器約占市場的70%,用匯額約30億美元以上。部分國產化的壓力傳感器僅占20%,而全部采用國產技術生產的傳感器大約占市場總量不足10%。毒性氣體傳感器在環境保護中使用大約在20萬臺套,其中,進口產品占78%,農業及工業用CO2傳感器幾乎全部依靠進口,而汽車電子用傳感器除低檔車用一些溫度、轉速、位置、壓力傳感器國產外,其余全部為引進,并占市場總額的90%。面對嚴峻的形勢,加速高技術含量的新型傳感器的發展,加速產業產品調整,適應國民經濟的需要,已是當前具有戰略意義、刻不容緩的任務。
從總體上看,近年來傳感器產業取得了長足進步,已形成了一定的產業基礎,但離市場需求及國際水平有較大差距,據傳家們估測,科研開發與新品研制仍落后國際水平5~10年,而規模生產技術則落后10~15年。